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其首要任務就是轉型為數據驅動的城市發展,這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之變。
以數智技術的“鼎新”帶動傳統制造的“革故”,是推動智能制造的根本。作為一項持續演進、迭代提升的系統性工程,智能制造需要長期堅持,分布實施,既要“頂天”,也須“立地”,需要政府的謀篇布局,也需要企業腳踏實地,合縱連橫。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礎設施即服務):用戶可以在云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基礎設施上部署和運行任何軟件,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用戶沒有權限管理和訪問底層的基礎設施,如服務器、交換機、硬盤等,但是有權管理操作系統、存儲內容,可以安裝管理應用程序,甚至是有權管理網絡組件。簡單說用戶使用IaaS,有權管理操作系統之上的一切功能。我們常見的IaaS服務有虛擬機、虛擬網絡、以及存儲。
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一種結果。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和融合起來,高效共享工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從而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幫助制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
智能制造作為數字經濟的皇冠,是提升國家整體制造業水平不可忽略的增長引擎。而智能工廠則將成為制造企業具備競爭力的主要驅動因素。在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總經理文欣榮看來,再好的系統不在線是沒有用的,再好的模型算出來不及時推送解決方案也是沒有用的。未來一定是為了數據做系統,要以數據驅動智能工廠建設實施。
超百家汽車工廠已經停產,包括戴姆勒、大眾、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標致雪鐵龍集團(PSA)等在內的12家海外車企,歐洲和北美兩大汽車產業中心地區供應鏈已經受阻,全球汽車銷量將大幅下滑。
數據采集(DAQ),是指從傳感器和其它待測設備等模擬和數字被測單元中自動采集非電量或者電量信號,送到上位機中進行分析,處理。
隨著中國物聯網的飛速發展,物聯網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也非常普遍。物聯網區別于互聯網在于它通過感知層連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感知層的數據采集是物聯網應用層進行可靠、精準數據挖掘的技術基礎。數據采集是物聯網感知層最關鍵的技術,目前常用的數據采集方法有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技術。本文比較了物聯網中這3種關鍵數據采集方法的各自特點。
8月23日,2018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如期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首屆智博會,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覆蓋政、產、學、研多個領域,聚集層次高、專業強、國際化等特點,圍繞全球大數據智能化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設置13個展場,展覽面積達到18.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