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作為數字經濟的皇冠,是提升國家整體制造業水平不可忽略的增長引擎。而智能工廠則將成為制造企業具備競爭力的主要驅動因素。在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總經理文欣榮看來,再好的系統不在線是沒有用的,再好的模型算出來不及時推送解決方案也是沒有用的。未來一定是為了數據做系統,要以數據驅動智能工廠建設實施。
如今,智能工廠對于變革傳統制造業生產模式的重要性已不用再贅述,早期實踐者稱智能工廠已助力其提高了運營效率及盈利水平。相關調研顯示,高達86%的制造商認為,到2025年,智能工廠必將成為企業具備競爭力的主要驅動因素。83%的制造商認為智能工廠將轉變產品的生產方式。
作為傳統流程制造企業代表,中國鋁業集團公司已經在智能化和智能工廠的建設方面進行了三年多的探索和嘗試。在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總經理文欣榮看來,無論是信息化還是智能化,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成本。
從流程工業的特點來看,智能制造是以企業全局及生產經營全過程的高效化與綠色化為目標,以生產工藝智能優化和生產全流程整體智能優化為特征的制造模式。在第十三屆信息主管年會上,文欣榮根據自身多年實踐,從行業整體發展、智能工廠實施,以及對于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建設等方面闡述了自己對智能工程和數字化轉型的理解。
01
數字化轉型讓企業真正獲益
文欣榮提到,他雖然做了很多年的信息化工作,但一直有一個困惑,就是無論是兩化融合或者智能工廠建設,有時候仍然救不活一個工廠。從工廠本身來講,決定其成敗的深層因素首先是制造成本,對于像中國鋁業這樣的傳統制造企業來講,像礦石質量成本、能源成本等都是決定制造成本的高低,也決定企業生存。
文欣榮表示,他最近一直在思考,智能工廠建設為什么會失敗或者成功。當今這個世界,用過去做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經驗去做,其實是很難成功的。因為現在做事的標準改變了,不能再用原來的方法去做,應該換一種玩法,將所有事情重做一遍。另外就是,現在企業的投入產出問題,傳統企業利潤很低,從挖礦、冶金到加工每個環節都虧。如今,我們要講的是存量和增量、老產和新產,以及老系統和新系統更迭的問題怎么去做,不能用一個方法解決。
當下進入互聯網時代,主要講的是連接+在線+數據,如果不連接,什么都沒有用。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去年講中臺,今年講5G,講數字化轉型以及數字經濟,面對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創新,如果在用原來的方法和標準去做可能就會有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首先看系統是不是云原生、數據中臺,以及數據驅動力,然后再看應用層怎么做,這應該是行業要重視的“原材料”。
“這就像,雖然我們擁有石油和礦產資源,不去開采它是沒有用的。開采出來不會冶煉,不會煉油,得不出成品油來,也是沒有用的。數據是資源,數據要變成財富,就需要算法和算力,算力便宜了,很多以前的理論和方法就可以去實現了?!蔽男罉s這樣解釋道。
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可能要將企業的所有事情都重做一遍,關鍵是重新做的標準是什么?如果標準都改變了,而企業還在沿用原來的方法,那么只能是南轅北轍?!拔覀儽仨氉龀龈淖??!蔽男罉s表示,“基于數字思維和數字平臺,采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解決感知、精準執行等問題。在互聯網時代,連接+在線+數據變得非常重要。再好的系統不在線是沒有用的,再好的模型算出來不及時推送解決方案也是沒有用的。未來一定是為了數據做系統,打造統一應用平臺下的工業APP?!痹谒磥?,未來的智能制造就是OT平臺和IT平臺深度融合,一定是基于數據驅動下的個性化需求,平臺支撐優化為主。
02
建智能工廠頂層設計是關鍵
智能制造是在現代傳感技術、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在大數據、云計算和網絡的支持下,通過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和學習提升,實現設計過程、制造過程、企業管理及服務的智能化,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網絡空間和實體空間、軟件和硬件的深度融合與集成,通過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三方面的協同,保證資源利用最大化,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力。
文欣榮表示,目前行業對智能工廠的理解,就是萬物皆連,全要素精確分配以及獲得最優效益。一直以來,關于工業2.0、3.0、4.0的每一次彎道超車,不同專家從不同維度給出了各自的解釋。但是,就鋁行業來講,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需要具備這“三個新”,即:新思想、新心態、新方法。新思想,即生態思維、協同思維、創新思維、數據思維、智能思維等;新心態,實現彎道超車的路上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要找到平衡點;新方法,即新實施,包括場景化、平臺化、微服務化、數據化。
智能制造在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西方順序發展智能制造的三個階段。我國應發揮后發優勢,采取三個基本范式,“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走一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的智能制造創新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智能制造建設要把控好兩條主線:一是通過優化生產要素,實現創新價值驅動,保證生產運營全過程的資源做到精確分配,確保最大收益;二是用所有技術來實現可視化,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使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全方位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讓企業決策者、管理者、操作者更好地掌控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促使整個生產能夠平穩運行,確保利益最大化。
與此同時,智能制造實施還要掌握好兩種原理:機理原理和數據原理。其中,機理原理包括理論模型、工藝模型、故障模型、邏輯模型,數據原理包括預測模型、優化模型、知識圖譜?!澳苡脵C理原理解決的問題,絕不用數字原理,用數字原理統籌原理解決的問題,絕對不用機器學習,這是一個規則。實現最大的效益,保證安全、質量,工廠才能有意義?!蔽男罉s說。
另外,智能制造實施還要解決好三體之間的關系,即數據虛體、工廠實體、意識人體。數據虛體要實現監控可視化、業務流程化管理精細化,系統集成化;工廠實體要實現加工智能化、設備數字化、車間網絡化、操作無人化、過程自動化;而“人”則負責基礎建模,實時跟蹤,應急處理,并不斷優化模型。
整體來講,智能工廠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頂層設計是建設智能工廠的前提和關鍵。據悉,中鋁集團已完成了智能工廠的頂層設計方案。智能工廠頂層設計以“安全穩定、綠色高效,效益優先、持續優化、統一平臺、統一標準,整體規劃、試點先行”為建設原則,以“保證安全、保證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為總體目標,以“安全高效是目標、頂層設計是關鍵、組織架構是保障、數據驅動是途徑、流程優化是手段、智能裝備是支撐”為著力點,在理解智能工廠“三體”關系的基礎上,建立智能工廠生產管控系統,實現“三個中心、兩套體系”共40個功能點的體系架構。
03
數據驅動千廠千面
對于數據驅動的理解,離不開對于企業文化和數字文化的認識。數字文化一定是用數字技術實現企業文化,數字文化就是數字思維,數字思維就是數字驅動,數字驅動是數據定義一切,數據賦能業務。數據驅動,就是對發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給下一個任務或者給出明確方向。
智能制造實施要理解好數據驅動的實施方法論。通過把工業知識經驗固化,打造數據湖,構建微服務組件庫,并構建APP,形成統一應用平臺。相比由流程和功能驅動的系統是千人一面,數據驅動的系統能打造千人千面,更好地驅動業務的發展。
文欣榮提到,數據驅動最好用導航系統來講,因為原來導航系統只把終點和起點、主路標出來了,并寫在系統里面,用一個GPS定位到哪個地方告訴左拐、右拐、有紅綠燈,這是以前做的信息化,做的千人一面。新的導航系統是智能系統,從終點到起點,所有的可能都要標出來,通過一個模型對實時數據進行分析,還告訴你哪個時間最短,告訴你前面有事故,這才是真正做數據驅動的智能系統。也就是說,智能工廠系統也是像導航軟件一樣為用戶提供信息和決策支持,未來實現無人智慧工廠。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實現產業互聯、協同無縫、共生共贏。智能制造建設是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一場深刻的生產技術和管理變革。在這場變革中,企業的內需驅動是成功的關鍵,外在推動僅是一種幫助和支持。
“如果不擁抱互聯網,我們就會錯過一個時代?!蔽男罉s表示,“未來,我們肯定要做智能制造,也就是OT平臺與IT平臺的深度融合,并且是在數據驅動下,以平臺支撐優化為主,滿足個性化的業務需求?!?